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5 -> 优化营商环境
银川搭建"政企通"平台 实现惠企政策"全面查、精准送、快捷兑"
2025-07-30 15:18:52   
2025-07-30 15:18:52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近年来,宁夏银川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部署,聚焦惠企政策分散、申报困难、兑现滞后等问题,建设运行“政企通”惠企移动服务平台,实现“一键通查”“直达快享”,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平台自上线以来,累计发布政策950条、申报事项240条,兑现奖补资金9.129亿元,精准服务企业超13万家,政策触达效率提升80%。

  数智赋能,构建政策服务“全链条”

  集成政策资源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。打破政策资源分散壁垒,归集国家、自治区、市、县(区)及园区五级政策,聚焦工业、科技、农业、商贸物流等七大重点领域,实时更新政策内容、申报指南和解读材料,构建起动态政策资源库。在服务端口布局上,“政企通”在PC端与移动端同步设置政策查询、在线申报、智能审批、深度解读、智能匹配五大功能模块,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政策申领、审批、兑现。

  智能匹配实现“政策找企”。平台立足银川市产业发展特色,围绕六新六优六特产业发展需求,搭建涵盖企业规模、行业属性、发展状态等469个维度的标签体系,形成“企业画像”;从政策层级、申报条件、企业适配性等深度解析政策内涵,形成“政策画像”,通过AI算法实现政策从“企业找”到“主动送”的服务升级。

  流程再造打通“兑现堵点”。推行线上申报,落实结果公示制度,企业在线提交材料后,系统自动分派至对应部门,分类推行并联审批,审批时限平均压缩70%。打通人社、科技等数据平台,抓取企业社保、专利等关键数据,对稳岗补贴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等政策实现“免申即享”。企业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项目审批的当前环节、办理人员、处理时限,同时所有优惠政策的申报结果(含免申即享类)统一在平台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

  机制创新,重塑惠企服务“新格局”

  纾困机制“破堵解难”。平台设立诉求受理渠道,配套出台《银川市为企纾困问题解决机制》,规范诉求响应流程,明确咨询类、需求类、投诉类和建议类诉求响应时限,实现“申报-转办-办理-反馈-评价”闭环模式,实时了解诉求情况、跟踪办理进度和评估办理效果,全面构建“多口受理、一网通办”的企业服务体系。平台运行以来,共解决企业反映基础设施配套、企业招聘、要素保障等诉求700余件,诉求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达到98%以上。

  评价机制“精准考核”。制定实施《银川市企业评价部门服务质效工作机制》,企业在查看办理结果的同时,可对服务进行评价并参与满意度回访。按照“响应速度”和“办理成效”设置A(卓越)、B(良好)、C(合格)、D(待改进)四档,全面覆盖政务服务、融资支持、招工引才等9大领域,涉及60余个涉企部门,将评价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,形成“服务好不好,企业说了算”的倒逼机制。

  服务延伸,打造为企服务“生态圈”

  金融超市破“融资困局”。设立网上金融超市专区,集成展示银行信贷、产业基金等20余款金融产品,实时更新利率、额度、还款方式等12项核心参数。企业可通过行业标签、融资规模等6大维度智能检索,30秒内生成3套适配方案,在线提交申请后48小时内获取银行预评估反馈。平台累计促成融资对接2300余笔,金额达41.7亿元,平均审批周期从15天压缩至7天,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000万元,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。

  数据驱动优“政策供给”。搭建营商环境线上调查模块,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,精准绘制企业需求热力图,构建“数据采集-智能分析-精准施策-效果反哺”的完整链条。围绕300余家企业反馈的涉企行政检查频次过多、重复检查等问题,研究出台涉企行政检查“白名单”制度,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免检或降低检查频次。采纳32家小微企业建议,将中小微工业企业纳入升级转贷基金支持对象,企业通过基金办理转贷业务时,可享受“零服务费、零手续费”的支持,实现政策迭代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。

  包抓服务促“政企协同”。立足银川产业升级需求,创新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和千名干部包千企工作机制,深度融合包抓机制与政企通平台数字化功能。552名市领导和处级干部与重点企业“一对一”绑定,依托平台搭建企业诉求直报绿色通道,实现问题反馈“一键直达”包抓领导,逐一对接企业需求,协助解决政策理解等难题,累计推动中环50GW单晶硅项目用地审批、汉尧石墨烯储能项目合作等305件问题有效解决。(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供稿)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